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客服否认这些图片涉及版权,但却提供不了任何可以证明照片版权的材料。(见10月27日央视网)
“人脸照片”很少有人是买回家自己欣赏的,更多的是用于犯罪。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成立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一份《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报告显示,有三成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浙江衢州曾破获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用于犯罪的案件。这都足以说明“人脸照片”交易到了亟须治理的地步了。
“人脸照片”谁在卖,谁在买,干啥了?这是最该追问的地方。应该顺着“人脸照片”生意的藤蔓揪出背后的瓜,严厉打击是当务之急。还要给“人脸照片”蒙上“安全面罩”,要制定更加严格的“人脸采集”规范,从哪儿泄露出去,就要追究哪儿的责任。要堵上技术漏洞,不让“人脸信息”被技术破解盗取。总之,要找到“人脸照片”背后那一张张“违法的脸”,让“人脸照片”的“安全面罩”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