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回10万元欠款,南宁一城市居民将欠债人告上法庭,固然赢了诉讼,但对方除了形式之下两个手机“靓号”外,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五月十一号、十二号,南宁市江南区法院通过淘宝网公检法竞拍平台,离别以6.65万元、6.15万元的“高价”拍出两个手机号。随着竞拍的交易成功,该城市居民也经历从“零受偿”,到本息几乎整个称心的“过山车”体验认识。

淘宝网公检法竞拍交易成功截图。
2014年十月,城市居民李某因买卖周转需求,向刘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未能依约还款,刘某遂向南宁市江南区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偿还借款本息。诉讼胜诉后,刘某依法向南宁市江南区法院提出请求逼迫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向李某送达执行通告书、报告陈说财产令,责令其在规定时间界线内履行上面所说的发生效劳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要求其按实际物质情形提出请求报告财产,但李某未按要求履行。执行干警对李某形式之下的银行积蓄、房产、车辆等进行查问后,均未发觉李某形式之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刘某向法官供给一个线索——李某形式之下有两个手机靓号,一个是150***66666,另一个是155***66666。
执行法官觉得,手机“靓号”有市场需求的,即具有有一定的“消费”价值,通过公检法竞拍程序,有可能可以成功实现刘某的部分债权。办理人随即就向广西联通、广西移动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告书,要求协助查封该手机号,查封时期严禁处理转移、过户程序。经评估,该两个手机号离别以4.25万元的底价挂网竞拍。
果然,这两个手机号一挂网,就引来近2万网友围观,在五月十一号、十二号的竞拍中,离别有近10人加入竞买,双双显露出来了延时竞买的“疯抢”局面,并最后离别以6.65万元、6.15万元的“高价”交易成功。